过去两年里,确定可靠的组件供应链已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及发电终端的一个巨大挑战,这个挑战不仅存在于组件制造厂,还在于上游原材料、下游辅材等制造供应环节。供应链的盈利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当前,头部组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需要确保工厂生产稳定运营、充足供应,同时还需为研发新技术做投资及准备。这些,都需要整个光伏生态链各供应环节的配合。
上周晚些时候,美国民主党人终于同意了一项期待已久的经济刺激计划。被称为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这一计划包括了未来十年为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计划提供3690亿美元的内容。
美国EIA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美国共计进口了约22.87GW太阳能组件,主要来自亚洲国家。
最近,随着多家公司宣布钙钛矿电池设备陆续出货,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热度又上来了。上周末,捷佳伟创迎来首套量产型钙钛矿电池核心装备出货,该公司代表最新前沿技术钙钛矿太阳电池生产的关键量产设备“立式反应式等离子体镀膜设备” (RPD)通过厂内验收,将发运给客户投入生产,客户为专业从事钙钛矿产业化技术开发的企业。
未来十年,钙钛矿太阳电池渗透率将从0增长至30%。设备投资方面,2022年-2030年,钙钛矿太阳电池单GW设备投资额从15亿,下降至5亿。浙商证券预计,至2030年,钙钛矿太阳电池设备市场空间约805亿元。
中国政府对太阳能制造商所提供的补贴是导致出现损害美国企业利益的进口产品数量规模的“不可预见的发展”。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旭杰与杨文革带领团队,选择一种具有独特晶格畸变的二维钙钛矿材料(HA)2(GA)Pb2I7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等原位测试技术,对其激子产生、缺陷俘获和复合的行为与发光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各行各业都按下了“暂停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