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一季度组件出货地理分布:包括中东、拉美和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约占总出货量的 40%,亚太市场第二,随后是中国,北美和欧洲市场
6月26日,晶科能源发布了2018财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组件出货量 2,015 兆瓦,环比减少 18.8%,同比减少 2.6%。营业收入 7.281 亿美元,环比减少28.1%,同比减少 20.9%。毛利率由上季度的 11.6%上升至 14.4%。
晶科能源首席执行官陈康平称,毛利率由上季度的11.6%上升至14.4%,主要由于多晶硅价格回落,以及技术进步和减少OEM带来的成本优化。此外,晶科海外业务仍然贡献了最大的利润。得益于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海外订单已占总出货量的80%左右。2018年全年公司订单可见度也已超过80%,其中大部分是锁定价格的海外订单,并包含较好的预付款。
据悉,晶科一季度组件出货的主要市场包括中东、拉美和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约占总出货量的 40%,其次为亚太市场,随后是中国,北美和欧洲市场。
全球营销副总裁Gener Miao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从全年看,中国市场的出货占比将低于 20%,而美国市场随着我们开始交付已经签署的大订单,预计下半年的出货量将会增加。展望下半年,尽管中国市场会受到新政的影响,我们预计全球需求仍将保持健康和强劲。我们已经签订了足够的订单,全年订单可见度超过 80%,产能利用率保持在 100%,且新兴市场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在去年国内市场火爆,每家赚得满钵满盆,晶科毛利水平反略显不足。而在新政导致的国内市场冰冻的情况下,晶科逆势上扬。针对这一现象,业内分析人士给出的解读是:首先,晶科一直重视产能的均衡分配。在去年产能有限情况下,量大价优的中国市场并未得到过多产能分配上的偏向,同时增加的OEM比率让成本上升。但产能扩张谨慎,也使得晶科受新政影响有限。
其次,今年新政影响下,国内市场需求趋缓,晶科又因为海外占比大,客户结构优质,海外龙头客户降价压力较小,毛利率逆势上扬; 再者,伴随高效率新产品逐渐放量,对产品毛利率贡献大,其纵深布局优势逐步显现。
对于最近热议的光伏新政,陈康平表示,尽管新政旨在加速推进平价上网进程,加速低效产能出清,以及缓解新能源基金赤字的压力,但市场对新政的初步反应强烈。我们预期今年中国市场的需求仍将达到 35GW 以上的水平,其中下半年13-14GW,包括领跑者项目约 7GW,光伏扶贫项目约 4GW,以及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分布式项目和其他平价上网项目约 2GW。此外,户用市场的增长也有可能再超预期。
陈康平称,新政策的出台也不都是负面的。随着产业链价格全面降低,公司的硅成本和非硅成本进一步优化,这不仅将抵消了下半年 ASP的下滑,长期看还将使我们受益。展望 2019 年,除了领跑者项目,扶贫项目和分布式项目,我们预期2019 年下半年还将会出现大量结合新型商业模式的平价上网项目。
PV-Tech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肖蓓)
© Solar Media Limited 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