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_12974_60_60_assetsimagesstaticthumbnail-frame-span1.png_s_c1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华为全场景智能光储解决方案深度解读:“4+1”重塑未来、助力零碳发电

  • 2021年06月10日
  • 作者: 肖蓓
    肖蓓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肖蓓于2012年2月加入 PV - Tech ,是公司中文编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撰写文章和提供中国光伏行业问题和发展的见解, 也是PV-Tech全球网站和国际光伏技术电力等出版物的定期撰稿人。 Carrie (Bei) Xiao joined PV Tech in February 2012 and is head of our Chinese editorial team. In addition to authoring articles and providing insight on domestic industry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Carrie is also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our global website and our international PV Tech Power publication.

    电子邮件:.(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to view this email address)

华为数字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及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陈国光

华为数字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及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陈国光

华为展台人潮涌动,其每年推出的光伏产品与解决方案都令人期待

华为展台人潮涌动,其每年推出的光伏产品与解决方案都令人期待

华为进入光伏行业后,整个逆变领域甚至电站终端均发生了“智”的变化,一切变得更智能、更先进。

在一个对智能和互联程度要求很高的光伏电站领域,华为的机遇无疑是巨大的。而另一方面,在华为智能光伏系统的帮助下,光伏电站投资商、业主的电站也因此受益迈进了“可信、可视、可管、可控”的新阶段。

据了解,截至2021年5月31日,华为智能光伏累计全球发货已超175GW,每年生产清洁电力2240亿kWh、二氧化碳减排1.064亿吨,为220万人口消除电力鸿沟。

基于强大的技术与品牌实力,华为每年推出的光伏产品与解决方案都令人期待,这家以创新著称的公司总能给行业带来新的视角,从组串逆变器的主推、智能光伏的引领,到今年的智能光伏发电机,每次都给行业带来新的震撼以及下阶段的行业方向。

2021年SNEC,华为再次颠覆传统,面向全球发布了新一代全场景智能光储解决方案,涵盖“4+1”场景:智能光伏发电机FusionSolar 8.0、家庭绿电2.0、行业绿电1.0、离网去油综合供能 + 能源云,助力零碳发电,消除电力鸿沟。

华为通过将高科技和光伏结合,实现更加智能的光伏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的目标。

展会期间,华为数字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及智能光伏业务总裁陈国光接受了PV Tech的采访,他对此次华为系列解决方案的发布及思路、策略做了详细解答,以下为精华内容。

PV Tech:华为智能光伏今年将发布了新战略方案,请问这是关于哪一块?具体是怎样的 ?

陈国光:今年我们向行业发布的是全场景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包括大型地面、行业、家庭、离网去油4个场景。其中大型地面,我们推出完全颠覆传统架构的FusionSolar8.0双子星解决方案。他有两个重要价值,第一打造智能光伏发电机,增强电网;第二通过更高电压,更大子阵,进一步降低LCOE。

具体来说,FusionSolar8.0智能双子星解决方案对电力电子架构进行全面创新,首创“双子星”±1500V架构,实现更大子阵、更高电压,LCOE降低 7%及增强电网性能,重新定义光伏电站标准。采用智能光储协同控制算法,实现虚拟惯量调频等同步机特性,提升电网频率稳定性,把光伏发电升级成智能光伏发电机,让光伏发电具备传统发电机的特性和能力,让光伏从电流源变成稳定的电压源。进一步融合AI技术,从组件耦合、支架耦合、电网耦合的系统端到端耦合,覆盖纯光、光储、微网、纯储等多种场景,打造全面智能化的光储共生全场景解决方案。

储能,今年我们也重点推出了智能组串储能解决方案,我们知道光伏从集中式走向了组串式,目前大型地面电站80%在用组串式,成为了主流,其根本原因也是多路MPPT最大化解决了组串失配的问题;从原来每MW1-2路MPPT管理,到现在每MW 45个MPPT,更精细化管理带来更高发电和更简单运维。同样的,在储能领域,我们也推出了组串式储能,用了同样的理念。传统储能方案多个模块串联成一簇,多簇再并联,上千个甚至几千个电芯相互耦合,一个电芯出问题就会影响其他的,我们的方案通过电池包优化器、簇控制器实现精细化管理,管理精度到十几个电芯,相对传统方案提高上百倍;精细化的管理,可以实现每个pack精准管理、满充满放,一方面提升了系统的可用电量,另一方面这种创新架构支持了新旧电池混用和分期补电的模式,为客户节约初始投资,我们通过一包一优化,一簇一管理,储能系统可用容量提升15%;另外全模块化的设计,包括PCS、空调等,大大提升了系统可用度、简化运维,分布式的温控设计,均温效果比传统方案要大大提升,温差缩小10℃以上,大大提升了电池寿命。

行业场景方面,我们推出了行业绿电1.0,助力千行百业能源结构转型,通过纯光自发自用、纯储、园区光储充、偏远地区可并可离等不同场景,提供更高收益、主动安全、智能运维的低碳解决方案。比如组件级优化,灵活设计,屋顶多装多发,最高可提升发电30%,分布式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华为推出的智能电弧防护技术 AFCI+快速智能关断技术,端到端保障屋顶安全。在分布式园区的装储能场景,储能领域的安全特别重要,通过多层安全防护(电芯级/电池包级/簇级/系统级)实现系统的主动安全。

家庭场景进一步升级,去年我们推出了家庭绿电1.0,在全球走进了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有50万+家庭在用华为绿电,今年再次智能化升级家庭绿电2.0,AI光储协同,通过“1+3+X”战略,打造智能用电生态。比如600W智能光伏优化器全面升级,创新家庭智慧能源管理,AI光储用智能协同,成为家庭的能源贴心管家,最优化用电成

离网去油,全球还有8亿人口没有电力覆盖或者在用柴油发电机供电,光储系统将成为最佳解决方案,华为过去二三十年在解决人类沟通的问题,努力消除信息鸿沟,现在,我们希望用华为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改善用电问题,消除电力的鸿沟。

光伏云,首先我们搭建了安全可信的平台,包括欧拉操作系统、高斯数据库以及华为云的服务。在这个安全的平台上,我们通过智能光伏云,实现全场景的精细化管理(组件级监控、电池包级监控),AI加持的各种数字化特性持续演讲,帮助发电量更高,运维更便捷,系统更安全。比如AI加持的光储用协同、SDS跟踪支架算法、IV诊断、云BMS智能内短路检测等;同时支持开放生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支持第三方生态应用:做好光伏生态系统的黑土地。

PV Tech:今年华为智能光伏的发展重心在哪些方面?

陈国光:今年华为将重点打造智能光伏发电机,光伏和储能系统的能量流和信息流要完全融合形成一个统一光储系统,整个控制算法、输出特性向传统发电机靠拢,让整体系统具备发电机的特性,能够独立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只有达到这样的能力,光伏才能够真正成为主力能源。

与此同时,我们将帮助客户进一步降低LCOE,通过8.0的±1500V技术,实现更高电压,更大子阵,我们可以支持8.8MW子阵,相应的可以降低线缆、箱变、土地及道路、施工成本,BOS成本进一步节约;同时更深度的融合AI技术,从组件耦合、支架耦合、电网耦合的系统端到端耦合,带来更高发电,更高运维效率,从而降低整个光储LCOE。

储能也是我们今年的重点方向之一,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将分布在“源、网、荷”的各种场景,起到“蓄水池”和“电网调节器、稳定器”的作用。这里面我们强调的是储能不是电池;电池可能只是注重电化学的一个产品。但我们认为储能,是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散热技术、甚至AI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的一个融合,用数字化技、电力电子的可控性解决锂电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保障我们的储能是高效的、是安全的。

提到储能就不能忽视系统安全,4月份,北京一座储能电站起火;前两周,河南一个屋顶光伏起火,我们在全球还看到很多类似的安全事故。未来光伏和储能成为主力能源,安装量会几十倍增加,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要大幅提高,只有避免安全风险,才能做到光伏普及应用。

应对安全问题,华为做了全方面的系统端到端的思考和设计,如智能光伏,从直流到交流,智能组串分断+零飞弧隔离开关熔断器组+中压环网柜,可提供三重安全防护;还有我们的智能组串式储能,从电芯级、电池包级、电池簇级到储能系统级,达到了四重安全防护。

PV Tech:现在行业都在追赶大尺寸组件的潮流?对逆变器企业来说有影响吗?华为有什么解决方案?

陈国光:华为目前市场上推出的196-H3机型,以及FusionSolar8.0,都可以支持到20A,而且可以灵活适配166/182/210组件,满足高配比,全面适配所有主流组件。

但是组件电流增大会带来直流限发风险和可靠性风险。因此,对于逆变器企业来说,逆变器的输入电流能力及直流保护能力至关重要。华为采用了智能组串分断技术,支持无熔丝,无Y端子设计,可通过逆变器进行组串电流、母线电压实时监测。当内部短路和故障后,快速切断故障电流回路。保障系统安全。

PV Tech:成本上升之际,在终端用户方面,项目运维的降本则成为刚需和痛点,华为是否能帮助客户降低运维成本乃至整个项目的LCOE?

陈国光:实际上,数字化的应用最大的优势就是提高了效率。比如融合了AI技术的智能IV诊断,颠覆了传统的人工上站运维,开启零巡检模式,把原来二个月的事情,20分钟内做完了。怎么做的呢?智能IV诊断技术,可实现一键式远程扫描,20分钟内完成100MW电站在线、全量组串检测,再也不需要人员上站巡检。而且适配大型地面、山地、农光、渔光、漂浮、水面等更多应用场景,支持单面、双面、叠瓦等更多类型组件,可主动向运维人员推送维修需求、问题诊断、确切位置等信息,并支持智能发电量损失评估、预约扫描、月度、季度诊断报告的自动生成和订阅,帮助客户实现简单、高效的运维管理,提升运维效率50%以上,降低运维投入20%以上。

去年,华为智能IV诊断技术获鉴衡中心颁发的行业首张IV诊断性能等级证书。验证表明:华为智能IV诊断4.0的扫描精度达标率、识全率、重现率、致因判断准确率均超过95%,综合性能等级达到“L4”,是目前业界的最高水准。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全球规模应用超7GW。
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融合成为必然。人类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进入智能世界;新ICT技术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融合成为必然,这种融合将使电力系统成为“高度感知、双向互动、智能高效+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系统。

(责任编辑:肖蓓)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