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_12974_60_60_assetsimagesstaticthumbnail-frame-span1.png_s_c1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中企应对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已然淡定

  • 2014年12月18日
  • 作者: 肖蓓
    肖蓓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肖蓓于2012年2月加入 PV - Tech ,是公司中文编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撰写文章和提供中国光伏行业问题和发展的见解, 也是PV-Tech全球网站和国际光伏技术电力等出版物的定期撰稿人。 Carrie (Bei) Xiao joined PV Tech in February 2012 and is head of our Chinese editorial team. In addition to authoring articles and providing insight on domestic industry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Carrie is also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our global website and our international PV Tech Power publication.

    电子邮件:.(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to view this email address)

光伏从业人士认为,中国的光伏产品造成的贸易摩擦,不仅仅是简单的制造纠纷,这反映了世界各国对未来能源资源的竞争

光伏从业人士认为,中国的光伏产品造成的贸易摩擦,不仅仅是简单的制造纠纷,这反映了世界各国对未来能源资源的竞争

受人关注的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案于北京时间17日发布了终裁结果,尽管中国政府部门及光伏企业做了诸多努力,但美国商务部依旧认定中国大陆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美方将征收“双反”关税,同时认定中国台湾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将征收反倾销税。

其中,认定中国大陆厂商的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台湾地区厂商的倾销幅度为11.45%至27.55%。

结局尚未定案 多方式应对贸易风险

对于双反裁定结果,业内一家光伏企业高层表示:“具体双反征税是否执行,2015年1月美国国籍贸易委员会仍有一次关于是否对美国产业造成损害的终裁,如果结论是否定的,也不会落实认定征收双反惩罚性关税。”

此轮原预计调查范围扩大到晶体硅光伏产品,包括电池、组件、层压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等的光伏产品清单中,唯有硅片例外。

此例外显然利好硅材料企业,2014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反弹。上游多晶硅的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少不了近年来国内多晶硅企业申请对原产于美韩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所做的工作。与此同时,对美韩多晶硅双反也成为我国商务部解决中欧、中美光伏争端的一张筹码牌。

相比以往,此次业界对制裁本身的关注度,和“双反”导致的“恐慌”情绪呈下降态势,也更趋于理性判断。鉴于以往的“双反”案历历在目,如今中国政府及厂商面对双反有了多种应对之策,包括国家层面可能的反制裁、国家层面的谈判磋商及价格承诺等措施使其软着陆,企业层面可能包括开拓国内及新兴市场、海外设厂、加大下游电站投资力度优化企业盈利模式结构等。

面对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很多企业早已开始对发展策略进行了调整。美国、欧盟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对中国市场进行双反,对部分中国企业而言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主战市场不在这些地区。双反等贸易风险教会他们一个道理,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筐里。

正信光伏总经理王迎春表示,此次美国双反对公司影响不大,近几年正信光伏分散风险,主力开拓国内和日本市场,公司在日本销售光伏组件,同时还做EPC系统解决方案,拥有完整的设计、施工团队,以期更好的开拓日本市场。

全球光伏市场版图分散转移  中国内需启动

光伏从业人士认为,中国的光伏产品造成的贸易摩擦,不仅仅是简单的制造纠纷,这反映了世界各国对未来能源资源的竞争。能源是大国的政治发言权,欧美国家过度依赖中国极具性价比优势的产品,相当于重要的未来能源组成部分的“咽喉”交由中国管制。

事实上,从今年全球光伏市场的安装量变化,可以看出旺盛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虽然有双反影响,但由于制造成本和技术制约了组件等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使美国和欧洲这些需求抢眼的市场始终需要寻找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发言人钱晶通过从统计的数据发表看法,她认为,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回升,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市场目前的复苏状况,且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重点市场版图东移已几乎可以确定。

从2014年期制造业反弹及规模恢复等各方市场反应来看,2015年整个光伏市场将会持续增长,价格渐稳,龙头企业将锁定良好的盈利水平,以晶科为例,其技术、完整产业链、规模化制造等优势实现极具竞争力的制造成本,实现盈利水平行业第一,且保持6个季度的持续盈利。

2015年预计全球装机容量仍保持正数成长,达到55GW左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装机量无可厚非的大佬。在利好补贴、促进装机等政策的驱动下,全球光伏市场逐渐分散转移,中国、日本、美国今年的装机容量可能分别实现15GW、8.8GW和9GW 。

获利中国市场,晶科能源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市占率为行业第一,中国业务量也占其2014年全球接近3GW出货量的50%,越来越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将目光及主要市场放在了无贸易风险的“自家市场”。

与中国市场状况相似,向分布式深化发展的还有美国市场,美国预计分布式市场将逐渐赶超地面电站。在欧洲方面,虽然在装机量表现继续下滑,但英国市场逆势崛起,首度超过德国成为欧洲霸主。

(责任编辑:肖蓓)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