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_12974_60_60_assetsimagesstaticthumbnail-frame-span1.png_s_c1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Top4 组件龙头出货超114GW!Q4冲刺价格进入敏感期

  • 2022年11月08日
  • 作者: 肖蓓
    肖蓓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肖蓓于2012年2月加入 PV - Tech ,是公司中文编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撰写文章和提供中国光伏行业问题和发展的见解, 也是PV-Tech全球网站和国际光伏技术电力等出版物的定期撰稿人。 Carrie (Bei) Xiao joined PV Tech in February 2012 and is head of our Chinese editorial team. In addition to authoring articles and providing insight on domestic industry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Carrie is also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our global website and our international PV Tech Power publication.

    电子邮件:.(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to view this email address)

头部光伏组件公司的前三季产品出货成绩

头部光伏组件公司的前三季产品出货成绩

更新:2022年Q3全球Top4组件厂出货排名

更新:2022年Q3全球Top4组件厂出货排名

今年以来,全球能源供应持续短缺,价格不断攀升,能源低碳转型日趋迫切,进一步刺激了光伏市场的需求。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9月,中国新增光伏装机 52.6GW,同比增长106%;中国光伏组件出口121.5GW,同比增长 89%;全球范围内光伏需求呈现遍地开花的景气态势。

行业高景气之下,头部光伏组件公司的前三季产品出货成绩有了新的更新。

隆基绿能以组件出货量超30 GW高值重返第一,天合光能28.79GW紧随其后,晶科能源28.5 GW排名第三,晶澳科技27.1 GW位列第四。其中,晶科、天合和晶澳今年前三季度的组件出货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从单季出货数据看,以上四家组件企业的出货数据均超10GW,出货量跃升至一个新的台阶。而四家公司合计组件出货量超过114GW,龙头集中化程度及市占比进一步提升,再次拉开了与后面追赶公司的差距。

龙头“暗战”

一方面全球需求保持景气,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的原材料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的问题依然严峻。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隆基绿能称,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变化,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

根据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主营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超60GW,单晶组件出货量超30GW。同时,隆基绿能以870.35亿元营收和109.76亿元净利润居首,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隆基绿能重申了今年的出货指导值,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为90-100 GW(含自用),组件出货量目标为50-60 GW(含自用)。

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紧跟其后。这两家“老牌”组件大厂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焕发新动能,各具冲击力。

作为组件Top 4中唯一一家主导G12电池片(包括G12R)技术的厂商,天合光能已奠定了600W+高功率组件的“江湖地位”,差异化亦开始显现。其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量、高可靠性四项理念,在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市场中获得认可,上半年,天合分布式渠道出货占 60%以上,分布式销售相较去年同期实现 100%增长。

同时,PV Tech注意到,天合光能的n型路线选择也逐渐明朗化,公司正积极向n-TOPCon靠拢。其中,宿迁8GW n-TOPCon电池产能于下半年正式达产;同时还在积极推动基于210技术平台的大尺寸电池组件产品,预计至今年底210电池产能占比将超过9成。

根据产能披露计划,预计今年底天合光能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50GW、65GW,其中210大尺寸产能占比超过90%;组件出货量约43GW(含自用),若2023年产能充分利用则组件出货量增速将超过50%。

晶科能源今年前三季的表现亦有让人侧目,连续两季蝉联全球组件出货第一,让其他对手感到了十足的“压力”。

2022年前三季,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527.72 亿元,同增117.4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76 亿元,同增132.37%。

公司第三季度总出货量为10.86GW,其中组件出货量10.29 GW。中国、欧洲、拉美占比较高,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n型TOPCon出货近3GW,n型溢价逐步显现。三季度TOPCon出货从区域上看,欧洲占比较大,约占1/3。

据悉,晶科在加大n 型产能布局,已满产的一期合肥、海宁16GW TOPCon项目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5%,预期年底前能够达到n型与p型一体化成本持平,届时n型额外盈利将有更大释放空间。

重点新产能建设方面,合肥TOPCon二期8GW在产能爬坡中;尖山TOPCon二期11GW在年底前投产;西宁20GW拉晶四季度投产。年底预期实现一体化产能规模为硅片65GW、电池55GW、组件70GW,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明年市场布局形成有效产能支撑。

出色表现下,晶科能源上调了全年组件出货预期,出货目标上调至41.5-43.5GW。公司称,四季度国内装机数量较大,是上调全年出货目标的核心原因,预计四季度超过一半的需求来自国内,四季度出货预期13-15GW。

再看晶澳科技,从今年表现看晶澳主打风格“既稳且进”,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93.24亿元,同比增长89%,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50.66%。其中,Q3单季实现营收208.55亿元,这也是晶澳科技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0.55%;净利润15.87亿元,同比增长164.97%。

组件出货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在全球的电池组件出货量为27.10GW(含自用 352.20MW),同比增长67.8%,这已超公司去年全年的出货量(24.53GW);其中,第三季度组件出货量为11.43GW左右,同比增长89.24%。

欧洲需求走弱、中国市场快速起量,价格进入敏感期

三季度收官,迎来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冲刺。

最近,中国市场快速起量带动了对电池的需求。反观欧洲市场的需求表现已不及7月和8月,据企业反馈,现在发货到安装时间已经接近圣诞节假期,因此发货节奏已经放缓。

隆基绿能高层表示:“目前主要市场需求来自于国内市场,下游企业为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装机任务,推动了中国终端市场的需求增长,进而导致电池供给偏紧。随着市场供需变化,预计电池价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整个产业链都已经进入了价格敏感期。”

第三方机构预计,在国内出货量占比提升情景下,今年四季度大部分组件龙头经营性单位盈利有望至少维持Q3水平附近。

晶科能源表示,随着国内四季度地面电站的启动,预计公司四季度出货量及n型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预计明年增速30%,全球装机330-350GW

展望明年行业发展,晶科能源认为,全球今年预期装机量在260GW,明年30%左右增速,将达到330-350GW。对于欧洲市场依旧长期看好,虽然短期内,高增长导致物流、仓储、分销渠道等货物积压问题,可能导致增速放缓态势。长期来看,欧洲市场依旧向好。

晶科预计欧洲市场今年落地装机规模为40-50GW,组件发货量为80GW左右;预计明年装机规模为50-60GW,增量主要来自于地面电站。

隆基绿能的初步判断也是明年全球需求同比 30%左右,其中,中国是主力市场,欧洲和巴西也是重要市场,而美国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他市场的增减量不会影响全球整体需求趋势。

据反馈,今年美国市场出现了较为反常的现象,一线组件企业出货到美国的难度很大,溯源问题对组件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隆基表示,从去年10 月到今年10月,已发生了较多的仓储费和滞港费。截止今年10月底,公司前期 WRO 溯源的产品已全部通关,不存在被退回的情况。基于新的法案,目前海关暂扣的产品,还在沟通证据链的过程中。

明年美国市场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美国市场需求旺盛,组件价格也远高于其他市场,但溯源问题导致货物无法进入美国,因此公司继续持谨慎态度。

(责任编辑:肖蓓)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