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_12974_60_60_assetsimagesstaticthumbnail-frame-span1.png_s_c1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这家龙头公司“换帅”!重回巅峰可期

  • 2022年11月04日
  • 作者: 肖蓓
    肖蓓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肖蓓于2012年2月加入 PV - Tech ,是公司中文编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撰写文章和提供中国光伏行业问题和发展的见解, 也是PV-Tech全球网站和国际光伏技术电力等出版物的定期撰稿人。 Carrie (Bei) Xiao joined PV Tech in February 2012 and is head of our Chinese editorial team. In addition to authoring articles and providing insight on domestic industry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Carrie is also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our global website and our international PV Tech Power publication.

    电子邮件:.(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to view this email address)

贺利氏产品线

贺利氏产品线

高昌禄正式出任贺利氏光伏总裁

高昌禄正式出任贺利氏光伏总裁

时隔两年,贺利氏光伏“换帅”了。

2022年9月,高昌禄正式出任贺利氏光伏总裁,众望所归。

近日,在贺利氏光伏新办公大楼里,PV Tech独家采访了这位新总裁。熟识高昌禄的人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在行业深耕多年又异常低调,为人“不显山露水”却把经手事情办得很漂亮。

升任贺利氏光伏总裁之前,高昌禄其实一直以“二把手”的身份在协管整个公司;同时,他也是贺利氏光伏的“元老级”人物了。

2010年,采访贺利氏时第一次接触高昌禄,那时他负责贺利氏银浆的销售工作。彼时的光伏行业导电银浆领域,贺利氏以42%的市占比排名行业第一。2011年市占率接近70%。

贺利氏光伏事业部于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适逢光伏产业复苏,2010年行业增长速度超过110%,中国市场的增长率更达到300%。受益于此,当年贺利氏光伏银浆每月的业绩增长都超过10%,而大部分的市场增长均来自于中国。

在光伏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下,贺利氏选择同步扩产,特别是对于中国市场,尤其重视。公司的生产重心逐渐从美国工厂、德国工厂,转移到在中国建厂、投建光伏创新中心、扩大在华研发规模……

可以说,从创建到现在,中国都是贺利氏光伏最重要的市场。如今十几年过去,穿越光伏行业多个起伏不定的发展周期,贺利氏光伏随行业一起“乘风破浪”,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态,并将光伏全球总部迁至上海,投建新办公大楼,与中国市场愈来愈紧密。

清风抚山岗,明月照大江

如同光伏行业的发展周期一样,贺利氏光伏也经历了其中的跌宕起伏。

光伏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太阳电池产能越来越大,浆料市场的市值也跟着变大,开始不断有新的浆料公司进入这一领域,竞争加剧。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行业第一我们做过,挫折也受过,还有时候在某些客户项目上被人家按住‘摩擦’,这些都经历了。我跟我们团队讲的很重要一点是:最简单的就是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不要去看外面说你什么,要看你做了什么给到客户,市场会给出答案。”高昌禄说。

从2009年到2022年,贺利氏光伏每年推陈出新,为行业高效太阳电池带来了很多经典的导电浆料解决方案。

以眼下行业大热的n 型电池为例,2011年贺利氏就有了对口银浆产品(SOL9383),主要表现为可以为n型电池的p+表面提供好的接触能力。当年,贺利氏参与了英利的熊猫计划(Yingli Panda Project),并在该计划中发挥了作用,双方合作开发出了适应英利n型电池用浆料。

无论是早期的p型多晶电池到MWT、单晶PERC,还是现在的TOPCon、HJT、IBC电池……贺利氏都紧跟行业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全球500强的底蕴和格局让这家公司在光伏行业的风浪中行稳致远。

而面对行业的波动与竞争,高昌禄跟团队沟通时引用了《倚天屠龙记》里的一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唯有强者可以适应变化,他表示:“如果一个团队没有战略定力的话,自己就会放弃、会丧失信心。坦白来说,这两年我们在一些人力资源的布局和内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导致我们一些战略性项目没有达到预期,这很直接地体现在业务波动上。”

贺利氏光伏要再回巅峰,稳很重要。可以说,此次贺利氏董事会让高昌禄出任光伏总裁这步棋,让整个贺利氏光伏定下来了,也让行业看到了贺利氏进一步推进中国本土化策略及无限贴近市场的决心。

上任一个多月,高昌禄对公司内部管理和人事做了一系列调整和纠偏,他表示:“将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将一些离开的人才返聘回来。对我们来说,管理层实现完全本土化,全部由中国团队来运营,将重点聚焦中国市场的策略实施得更彻底,其实也是为了加速内部管理决策的一个效能。”

技术与客户

尽管身上的担子变重、压力变大,但高昌禄表示,“我对我们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信心”。

高昌禄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于贺利氏集团的底气和公司多年在光伏银浆领域的技术、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客户、市场的支持。

太阳能行业的电池技术迭代日益加快,导电银浆需要跟上高效电池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银浆也需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配合整个产业低成本的要求。不论哪种,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这背后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虽然近些年光伏浆料领域新玩家增多,但真正能帮助太阳能电池公司实现高效电池量产稳定性的屈指可数,其中难点在于经验积累、对浆料系统性认识、高效电池技术理解等方面,这些将直接影响浆料大规模应用到电池产线上的表现。

作为一家成立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德国家族企业,创新与技术突破是贺利氏延续一百多年发展的关键之一,公司拥有很多核心技术,太阳电池正面导电浆料的研发生产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行业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供更能提升产品性能的材料。如果材料成本增加,怎么去消化?通过技术手段把它消化掉,这是我们从研发立项就开始考虑的。”高昌禄回答。

他表示,现在行业对成本敏感度比较高,我们通过技术把成本做到行业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比如把单耗做到一个极致水平,而不损失它的效能,客户不需要压价,因为他知道相比单纯压价,让他受益的是技术降本,我想这点大家是有共识的。

当前,行业里有些浆料公司为了抢市占比,以低价获取订单,到最后公司盈利、毛利都在下降,不仅业绩受到质疑,公司发展也遭遇困境。

高昌禄形容这种做法相当于身体受伤了然后开始跑马拉松,能跑多久?同时,低价意味着有可能产品会是劣质产品或有质量隐患的材料。

“这个行业始终是要看长远的,贺利氏光伏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大客户建立了非常稳定的关系,他相信你短期就算碰到困难,肯定也有办法解决。”客户的信任是高昌禄另一块重要信心来源。

他表示:“我们与行业头部公司都有很多特定项目在合作,他们跟我们共享新技术项目,我们第一时间投入了资源配套,协助他们把项目做成,提效降本的目标也在第一时间实现了,这是我们过去一直在做的,也是基于这些合作基础,现在我们把光伏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全部放在了上海。”

据了解,贺利氏参与了行业很多刷新世界记录的高效电池技术的研发,多家头部公司最高效率记录都有贺利氏产品的助力。目前针对太阳能行业热门的新一代PERC+SE、TOPCon、HJT、IBC电池等技术路线,贺利氏均开发了对应浆料产品,并全面投产,同时还在做更前沿的研发布局。

对于前沿电池技术,高昌禄表示:“我个人判断PERC+SE电池之后,TOPCon叠加SE,这条技术路线会很快实现产业化。TOPCon与PERC产线兼容度高,行业传统产能也大,而大家对做PERC+SE的生产流程、技术太熟悉了,更容易规模化。异质结是另外一种结构,技术之外,人才供应也需要时间。”

未来无限

将研发中心、生产工厂、管理中心、全球总部都移至中国后,贺利氏管理层对光伏公司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期许,无限“放权”下,贺利氏光伏也有了更多可能性。

“未来不排除上市可能。”高昌禄透露道,“我们对太阳能赛道长期看好,但现在重要的是做好当下。虽然行业都会看未来技术,但我比较认可研究现在做好什么,而不是去研究未来做什么,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现在做什么,才能在未来的赛道里继续玩。”

高昌禄还表示:“今年俄乌冲突加剧了人们对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的认知,以前虽然都在说新能源,但各个国家推进的步伐不一样,这次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高度,很多国家出台政策加速新能源的规划或布局,我们看到欧洲今年明显加快了安装需求,并提出更高的目标,实际上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好事情。

一直以来我们跟重要战略大客户都保持有密切合作,今年他们也看到了同样的趋势,市场在增长,这是需求面,另外他们需要继续提效、降成本,而怎么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的技术合作,贺利氏将与行业同仁一起携手同行。”

(责任编辑:肖蓓)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