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一季度,英利新能源、尚德电力、中电光伏、中国电力设备集团以及天合光能相继传出消息,与杜邦结成战略科技与采购伙伴关系,增加从杜邦采购的光伏原料量。杜邦与各大公司的合作,既反应出当前各大光伏制造商对高效产品的竞相追逐,又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浆料对高效电池的影响与作用。
在过去半年中,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基金征收办法》)和《可再生能源附加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条例办法》(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让包括太阳能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投资的回报变得比以往更清晰。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下称发展基金)与中国的上网电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要获得上网电价的中国光伏电站的业主来说,有必要对该发展基金进行基本的了解。
多晶硅采购战略是光伏生产商运营的重要方面。运用正确便会成为能生产出高质量硅片和性能优越的组件的低成本组件供应商。运用失误则最终可能会像Q-Cells那样濒临破产。
随着太阳能开发商为了赢得加州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的竞标而不断减价,光伏价格的直线下降让世界离电网平价越来越近。
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财务报告足以让人一窥这家公司的状况,但是对于REC(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来说,事情却远没有那么简单。尽管许多中国光伏制造商已经转向了全面集成化的业务模式,REC公司确是首家采取此种策略的公司,并且其是以一种真正的全球化制造的方式进行的。然而,这条路走得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多有起伏跌宕。好胜、坚定、不幸,但务实,这些词恐怕最能描述在过去五年内公司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其业务、活动和商业发展等。总的来说,可谓是多姿多彩。
随着光伏价格暴跌,太阳能热发电资源的运输成本在沙漠风暴中猛增,以及其它一些光伏行业您能够想象的因素的影响,太阳能热发电日渐颓废。但是,太阳能热发电学者和倡导者却表示这项技术对于平衡加州电网有着非常微妙的作用。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球成长迅速的太阳能新兴市场来自于东南亚、印度、中东和非洲地区。相比欧美,这些地区非常缺电,他们更渴望阳光的电力,一旦达到合适的成本,这些地区将更快地成为太阳能应用的主要市场。2011年,印度凭借上百兆瓦级光伏装机容量的突破,成为这些地区中令人瞩目的新焦点。随着该国“国家太阳能任务”22GW目标种子的植入,这个国家的太阳能产业正生根发芽,而它对中国启动“双反”的举动则显示这个国家努力争取自身话语权的锋芒。
聚光太阳能热发电(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以下简称CSP),在2011年之前曾被寄予很大的希望,但随着过去一年晶硅光伏组件价格的急剧下滑,加之CSP各技术并未有明显的进步,致使这项技术被重新审视。在中国,十余个热发电项目大都没有动工的迹象;在德国,Solar Millennium AG(以下简称太阳千年)因融资受阻不得不申请破产清算;在美国,超过2GW的多个CSP项目被转为光伏项目……当太阳能发电补贴一再下调时,CSP的成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导致CSP项目的收益遇到困难。正如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光伏行业使价格下降一样,CSP产业或许也会因中国企业的大量参与而上演同样的历史。
太阳能级多晶硅是一种应该只归类为消耗商品的材料,但在过去的十年中却一直表现得更像一种稀有金属。现有供应商数量的有限加上整个行业的快速膨胀为这种材料带来了迷人的色彩,从而使现货市场的价格在2008年达到了每千克450美元。今天,2012年的第一季度,现货价格却在每千克30美元左右徘徊。但在过去一年中出现如此巨幅的下降,并且根据最新的市场分析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这样的转变不仅对多晶硅生产商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光伏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