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_12974_60_60_assetsimagesstaticthumbnail-frame-span1.png_s_c1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2017年国内光伏市场三分天下,谁将继续领跑?

  • 2016年07月12日
  • 作者: 肖蓓
    肖蓓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肖蓓于2012年2月加入 PV - Tech ,是公司中文编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撰写文章和提供中国光伏行业问题和发展的见解, 也是PV-Tech全球网站和国际光伏技术电力等出版物的定期撰稿人。 Carrie (Bei) Xiao joined PV Tech in February 2012 and is head of our Chinese editorial team. In addition to authoring articles and providing insight on domestic industry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Carrie is also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our global website and our international PV Tech Power publication.

    电子邮件:.(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to view this email address)

图1: 大同领跑者中光伏组件应用品牌情况

图1: 大同领跑者中光伏组件应用品牌情况

图2: 大同领跑者中光伏逆变器应用品牌情况

图2: 大同领跑者中光伏逆变器应用品牌情况

表1:领跑者”明文规定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需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

领跑者”明文规定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需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

经历火热的630抢装潮之后,企业、业界专家及投资商们开始思考中国光伏电站的下一步发展趋势。有投资机构高层这样预判,2017年光伏电站开发将呈三分天下的格局:领跑者、分布式、光伏扶贫。

其中,地面电站将被光伏“领跑者”取代,而电价补贴将优先倾斜分布式发电以及光伏扶贫项目。短期来看,接替地面电站容量的领跑者计划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成为主角。

如此,谁能掌握领跑者游戏规则,符合该计划的各项要求,将在接下来的中国光伏终端市场获得先发优势。

领跑者关键词:技术更新与电价下调

光伏“领跑者”计划是国家能源局2015年推出的一项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光伏扶持专项计划,希望通过该计划可以引导国内光伏制造业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而实现从高补贴政策依赖模式向低补贴竞争力提高模式的转变。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与实施,日前首个领跑者基地-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一期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作为第一个获批、建设、完工、并网的先进技术基地,其整个规划建设过程为其他领跑者基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相关经验,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大同领跑者基地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为3GW(300万千瓦),分三年实施:2015~2016年起步阶段,技术标准和电价基本维持在目前水平;2017~2018年,技术标准逐步提高,电价逐步下降;2019~2020年,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引领电价补贴下降。

从三个阶段的计划可以看出,大同示范基地紧密围绕领跑者核心关键词“技术”与“电价”两个环节进行,希望通过技术更新探索光伏发电电价降低的可能性。

新形势倒逼技术竞赛 高效品牌领跑

政策的实施体现在规则上,在先进技术产品方面,“领跑者”明文规定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需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如表1),而普通光伏项目要求仅为15.5%和16%。更高要求倒逼光伏企业越来越关注度电成本,发展高效产品。

此前行业媒体光伏們公布了大同领跑者基地一期1GW工程的中标情况,一共12家企业的光伏组件产品最终角逐成功获得应用,其中晶澳太阳能占据近半份额,其次为乐叶光伏和晶科能源(见图1)。

以“高效”著称的晶澳太阳能目前有五款组件符合并超过了“领跑者”标准,在其为山西大同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一期工程提供的420MW高效光伏组件中,有150MW为Percium高效单晶组件。

据了解,Percium是由晶澳研发的高效单晶组件,其电池采用PERC(背钝化和局部铝背场)技术,于2013年10月首次推出,2014年6月20日Percium高效电池正式量产,在业内率先实现P型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0%。

截至目前,其产品转换效率可达21%,60片组件功率超过295W,72片组件功率超过345W。据介绍Percium组件有更卓越的弱光发电性能、更低的温度系数、更低的光质衰减以及更好的抗电势诱导衰减性能,相比常规单晶组件拥有每瓦2%以上更多的电力产出。

另一家感到兴奋的企业来自英利,凭借50MW组件供应量进入大同领跑者榜单,这对于一家近期遭遇财务问题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英利称其TwinMAX 60片电池(熊猫n型单晶硅)双面系列玻璃/玻璃组件目前已应用于大同的电站项目,组件转换效率高达18.8%。

日前天合光能宣布其量产化P型单晶PERC电池(156×156mm2)光电转换效率平均达21.1%,利用该电池制备的组件功率达300瓦。

据介绍,该P型单晶硅PERC电池以大面积工业级硼掺杂的直拉法(Cz)硅片为衬底,采用背钝化技术,运用量产的材料、工艺与技术。天合光能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志强称此次量产将使天合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等产品的需求。

除了晶澳、英利、天合、晶科等“历史级”光伏组件企业,新晋者乐叶光伏、晋能科技、协鑫集成、日托等企业的表现亦受人关注。主推高效单晶组件的乐叶光伏于5月发布了全新产品Hi-MO1,称该产品的初始光衰(LID)比普通的单晶组件降低50%以上,组件全面积转换效率高达18.35%,60型功率可达300W。

隆基总裁李振国在接受PV-Tech采访时表示,目前终端市场的单多晶应用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推动单晶组件的发展,2016年底,隆基计划推出新一代的高效单晶硅片,其转换效率较目前提升0.2%,同时将有效降低单晶组件LID问题,帮助常规单晶电池效率突破20%。

为了赶上新的市场发展形势及技术提升,日前协鑫集成宣布将使用募投资金16亿元,用于投资1600MW高效差异化光伏电池项目以及250MW超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

项目将采用PERC技术(叠加黑硅技术)、N型双面技术建设高效电池产线,产品转换效率分别可达19.5%-20.5%、20%-21%。

大同一期逆变器最大赢家

光伏“领跑者”计划同时点燃了另一个电站重要组成部件逆变器的战火。根据规定,应用于领跑者项目的逆变器产品要求企业逆变器年产能不低于200MW,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效率不得低于96%,不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效率不得低于98%。其次具备零电压穿越能力,而集中式逆变器需要能在1.1倍额定功率下正常工作2小时以上。

据统计,一共有5家逆变器企业符合要求并入围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一期光伏电站项目,他们是华为、上能、阳光电源、正泰、特变电工(见图2)。

在大同领跑者基地一期1GW13个项目中,华为供应了500MW,占比50%,是此轮领跑者工程中逆变器产品组最大赢家。其次为上能,以231MW排名第二,第三为阳光电源,供应184MW。

自2012年进入光伏产业后,华为迅速打开局面并获得市场认可,成为拓荒光伏的佼佼者。2016年,华为推出领先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3.0,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不仅在全球地面场景进行了广泛应用,同时在农光、渔光、屋顶、山地、水面漂浮等各类新型场景项目上,也都与电站开发者进行了深入合作。

据了解,华为逆变器采用其专有的海思芯片和操作系统,将传功功率变换器转化为会思考的智能控制器,使逆变器成为电站的大脑。同时采用IP65防护等级,无熔丝自然散热设计,保证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运行,同时4路MPPT最大程度减少组件失配等带来的影响,整体实现电站整体发电量提升3%以上。

大同领跑者项目建设地点都为地势较为复杂的沉陷区,存在持续沉降、沟壑纵横、面积广泛等不利于建设和运维工作的客观因素。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相比传统方案,无需建设逆变器房、无需配备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配套设备,实现更加快捷简单系统组网。

作为国际顶尖通讯方案厂商,华为4G-LTE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及逆变器搭载的PLC电力载波通讯技术,可完美替代电站传统光纤通讯及RS485通讯技术方案,避免由于地面沉陷而可能带来的通讯线缆断裂风险。此举不但实现通讯线缆及施工费用的节省,更最大程度帮助降低和缩减了复杂电站建设场景的施工难度与施工期。

在大同光伏领跑者一期工程中,晶澳太阳能与华为无疑成为组件产品组的最大赢家。然而除大同外,日前包头、阳泉、济宁、两淮四个采用先进技术的光伏基地已通过评审,并上报国家能源局。

其中,济宁、两淮将作为以水面光伏电站为主的创新基地,安徽两淮煤矿塌陷区规划为100%水面光伏,目标100万KW。为了更好的参与并建设新规划的领跑者基地,阳光电源于2016年初专门召开了水面光伏研讨会,与行业同仁探索下一步的发展,期望在下一轮的领跑者竞赛中拔得先筹。

领跑者已然呈现扩容之势,众多一线光伏制造商卯足了劲欲争夺这一市场新标的。谁将赢得下一个大满贯,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肖蓓)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