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受限电网融入越来越多的太阳能项目,新的技术正在涌现。Molly Lempriere探讨了三个通过技术助力电网更快脱碳的案例。
从供应链的限制到贸易争端,在这一年中,太阳能面临着重重挑战。Liam Stoker呼吁,2022年,这一行业应该更加团结协作。
近年,随着光伏需求的增长以及跟踪支架性价比的提升,全球跟踪支架出货量呈现快速增长。彭博新能源的统计,2021上半年,采用跟踪支架系统的光伏电站项目的全球平均度电成本约38美元/MWh,明显低于固定支架光伏项目。
根据意见,2021年至2023年,浙江计划建成并网100万千瓦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200万千瓦左右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发展目标。重点支持集中式较大规模和分布式平台聚合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持及调峰能力。鼓励探索开展储氢、熔盐储能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在逆境下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荷兰凭借近3.5GW的安装量成为2020年欧盟第二大市场。目前,荷兰有100多万户家庭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累计总容量为10.7 GW。
英国政府制定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计划,内容包括新的电动汽车充电资金、对差价合约(CfD)招标频率的审查、绿色金融和创新承诺。
自去年以来,由于原材料和运输成本飙升,组件价格上涨了25%,抑制了下游需求,扰乱了整个太阳能供应链。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力是多晶硅价格的上涨,自2020年的低点,多晶硅价格已上涨了近两倍。尽管分析师认为多晶硅及其组件的成本将会下降,但不确定何时会下降,多数分析师预计,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将持续到明年很长一段时间。
20国集团(G20)成员国对化石燃料的投资水平无法实现巴黎气候目标。2015-2019年,G20成员国对煤炭、天然气和化石燃料发电给予了逾3.3万亿美元补贴。同时,由于各国政府未能对疫情后的绿色复苏计划进行足够的投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在未来两年上升到创纪录的水平(2023年为340亿吨)。
当下的光伏业已经成为一个由中国驱动的制造行业。从生产角度来说,全球其他国家往往不得不应对与一个特定国家如此占主导地位相关的利弊得失。
印度的太阳能开发商面临着两个重要日期——保障税(15%)将于2021年7月29日结束;40%的太阳能组件基本关税(BCD)和25%的太阳能电池关税将从2022年4月1日起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