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PV Tech一直在对光伏制造商的研发支出进行分析。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发展趋势,即将出版的《国际光伏》技术期刊将详细阐述这些趋势。
根据集邦咨询统计,2019年1~5月中国出口至海外地区的组件总量达到28.5GW,相较于去年同期(531新政尚未发布前)的14.8GW,几乎成长一倍(92.6%)左右。展望2019年下半年的组件市场,第三季面对传统淡季影响,客户会稍微减缓拉货力道,但预期市场只是进入短暂休息状态,2019年全年仍有机会突破120GW的水平。
10多年前,中国资本开始进入电池和组件制造领域,由于海外市场份额的助推,使其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或财务表现大大超预期。然而,尽管年产能超过500兆瓦的至少有50家中国的电池/组件制造商,但仅有5-6家是真正成功地建立起了全球业务网络和全球品牌知名度,并且有一个清晰的海外拓展战略
电子级多晶硅材料是集成电路的关键基础材料,过去中国市场上的集成电路用多晶硅材料基本完全依赖进口。电子级多晶硅是纯度最高的多晶硅材料。相对于太阳能级多晶硅99.9999%纯度,电子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达到99.999999999%。5000吨的电子级多晶硅中总的杂质含量相当于一枚1元硬币的重量
根据国金证券测算,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在 2019年实现平价后快速上升,并将在2024年、2028年前后迎来两次需求高峰,当年新增装机分别有望达到 288GW、339GW(约为2017年的6倍)。
储能项目主要应用在分布式发电及微网,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如果以12%的年复合增速推算,2020年中国分布式能源装机将达到85.1GW,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预计为40GW。按能源“十二五”规划,各地分布式项目按发电量4比1配备储能系统,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21.3GW。从储能应用看,目前中国市场仍以功能示范性为主,其中华北最多;东北、西北、华东、华南较平均;西南、华中较少。
据多晶硅市场分析公司Bernreuter Research表示,近期中国市场多晶硅进口量在2016年十月至十一月间出现大幅增长,同时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也出现回涨,这一趋势曾在上一年度出现,并最终使得中国市场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创纪录的22GW太阳能项目安装量。
市场调研公司IHS表示,预计中国年中上网电价补贴的变化将推动四月多晶硅需求及价格上涨,价格有望突破每公斤十九美元,较二月中国春节之前每千克十二美元大幅上涨。由于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而贸易战使美国生产商无法直接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多晶硅供应紧张,致使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反弹。相当大比例的太阳能硅片是在中国制造。
从2015年参展的双玻产品来看,目前主流双玻组件多采用正反面2.5mm的玻璃,产品保固从一般组件的25年延长至30年,且主打无背板、无边框带来的各种优点,可进一步提升组件的可靠性,结构的改变也让组件未来的成本下降更具想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