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逆变器大赢家们!

  • 2023年01月09日
  • 作者: 肖蓓
    肖蓓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肖蓓于2012年2月加入 PV - Tech ,是公司中文编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撰写文章和提供中国光伏行业问题和发展的见解, 也是PV-Tech全球网站和国际光伏技术电力等出版物的定期撰稿人。 Carrie (Bei) Xiao joined PV Tech in February 2012 and is head of our Chinese editorial team. In addition to authoring articles and providing insight on domestic industry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Carrie is also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our global website and our international PV Tech Power publication.

    电子邮件:.(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to view this email address)

2022年内,多家逆变器公司启动了定增计划

2022年内,多家逆变器公司启动了定增计划

整理:PV Tech,wind数据

整理:PV Tech,wind数据

2022年光伏逆变器行业好戏连番,老玩家加速产能、业务版图扩张、加固“护城河”,新玩家紧抓机遇,候场IPO。

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空间将达到300GW,对应市场规模达180亿美元,目前产能供给仍有较大缺口。

从行业特征看,逆变器产品有一定技术要求,且销售依赖特有渠道,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然而,光伏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依然吸引了众多公司的追逐。

激烈竞逐背后,现有实力玩家争相扩产以承接不断增长的需求,而新玩家则紧抓机遇,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融资及扩产热情高涨

2022年内,多家逆变器公司启动了定增计划,争相扩张。

根据公告,锦浪科技、固德威和德业股份分别计划募资29.25亿元、25亿元和35.5亿元。总体来看,三家的募资都主要用于扩大逆变器产能。

产销两旺的锦浪科技业绩稳增,公司实现了连续7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行业高景气下,锦浪选择积极布局产能。据悉,该轮募投年产95万台组串式逆变器新建项目扩产幅度达166.67%,其中并网逆变器75万台、储能逆变器20万台,达产后总产能将达172万台/年。

除了重点投向逆变器产能扩张之外,锦浪科技还加码了分布式光伏业务,这让锦浪的业务版图有了新的期待。

此外,科华数据计划发行可转换债,募资14.9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数字化企业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科华数据主营业务以数据中心、智慧电源、新能源三大板块展开。近年来,科华数据加速转型,近5年投入12.26亿元研发费用,在“双子星”战略布局下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也实现营收净利连续三年双双增长。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7.73亿元,同比大增495.70%。

还有一家于2022年登陆资本市场的逆变器公司--昱能科技,该公司于2022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首发募资32.6亿元,主要用于研发中心及全球营销网络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过去一年,受益于欧洲户用市场持续高景气带动微型逆变器市场需求全面提升,昱能科技经营业绩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20%和338%,实现大丰收。

除上述5家募资扩张的公司外,2022年12月,禾迈股份也发布了大手笔的扩产计划。

公司拟在丽水市莲都区范围内投资建设储能系统集成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额14.5亿元,主要用于完善储能产业布局。

此前9月,禾迈股份曾公告全资子公司恒明电子拟使用自有及超募资金合计不超过4.6亿元竞拍在建工业厂房,用于扩大逆变器、监控设备、关断器等产品的生产产能,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扩张的需求。

6成公司股价上涨,总市值阳光一家独大

再来看下过去一年,逆变器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

总体来看,2022年12家逆变器公司中,有8家公司全年股价上涨,5家股价下跌,上涨公司数量占比超6成。

2022年股价涨幅最高的公司是科士达,上涨约132.03%,股价翻倍。作为数据中心及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网络能源供应服务商,科士达年内股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其储能及逆变器业务。

科士达的储能及逆变器相关产品主要面向欧洲,因为地缘政治等因素,欧洲光伏以及配套储能装机需求在上半年大幅提高,公司表示相关产品供不应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最快的两家公司昱能科技和禾迈股份,股价涨幅位列第二及第三名,分别上涨95.97%和86.98%。

2022年,固德威、特变电工、阳光电源、禾望电气和易事特5家公司股价下跌,其中易事特股价跌幅最大,约31.79%。禾望电气表现亦不尽如人意,除了股价,其前三季业绩也呈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从总市值来看,截至2023年1月4日,12家逆变器企业的总市值达6240.45亿元,其中仅阳光电源一家的市值就达到了1667.13亿元,其亦是唯一一家总市值过千亿的逆变器企业。12家逆变器公司的总市值中值为392.8亿元,业内企业总体市值较高。

排队IPO的逆变器公司们

2022年,逆变器行业还有一个显著特点,企业扎堆涌入资本市场,候场IPO。

随着全球光伏市场持续高景气,越来越多的逆变器公司都想抓住目前的窗口期,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提升产能及竞争力。

2022年6月16日,首航新能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公司核心产品涵盖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等。

首航新能首发拟募资35.12亿元,主要用于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升级、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6月24日,古瑞瓦特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公司是2021年全球第四大光伏逆变器供货商,亦是全球逆变器市占率前十位中,除华为之外唯一还未上市的厂商。

根据招股书,古瑞瓦特2019至2021年及2022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10亿元、18.93亿元、31.94亿元及23.45亿元,利润分别为9245万元、3.66亿元、5.73亿元及3.95亿元,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11月21日,古瑞瓦特通过港交所聆讯,一只脚已迈进资本市场大门。

2022年6月30日,艾罗能源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艾罗能源主要面向海外客户提供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

公司拟首发募资8.09亿元,主要用于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项目、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海外营销及服务体系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7月1日,三晶股份向上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三晶股份主营业务为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及系统、电机驱动与控制产品等,境外销售占比过半。公司首发拟募资12.04亿元,主要用于年产约47万台数字能源产品与系统智能制造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12月26日,爱士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公示,意味着这家公司正式开启IPO进程。

爱士惟成立于2007年,曾经隶属于德国SMA集团,主营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以及智能充电桩、智慧能源系统等产品研发、制造,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并在苏州、上海和西安设有研发中心。

经过15年的深厚沉淀与创新突破,近年来爱士惟全球出货量屡创新高,一跃成为全球光伏市场中的佼佼者。2021年,受益于中国以及海外光伏市场强劲增长,爱士惟取得了4.607GW的好成绩,其中海外出货为1.567GW。2022年1-11月,爱士惟累计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10%。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未上市的公司积极谋求上市的同时,部分已上市相关公司则开启了资源整合。

2022年11月正泰电器宣布拟使用现金10.2亿元收购通润装备(002150.SZ)29.99%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并整合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相关业务资产注入后者。对于此交易,正泰电器表示将提升公司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群雄逐鹿下,逆变器行业愈发吸人眼球且耐人寻味,各家公司的发展故事也越来越精彩,PV Tech将继续跟进这一领域,带来更多有料内容。

(责任编辑:肖蓓)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