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晟发布:全球首款海上光伏异质结组件!

华晟发布:全球首款海上光伏异质结组件!

华晟发布:全球首款海上光伏异质结组件!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江华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江华

华晟新能源CEO 周丹

华晟新能源CEO 周丹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 胡意新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 胡意新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蒲健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蒲健

TUV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长 薄祥喜

TUV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长 薄祥喜

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乔浩然

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总监 乔浩然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新军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新军

新品揭幕

新品揭幕

抗风载

抗风载

华晟新能源研发中心副主任 周华明

华晟新能源研发中心副主任 周华明

全方位应用价值提升

全方位应用价值提升

法国必维集团为华晟V-ocean组件颁发了全球首款“光伏产品海洋环境下耐候性组件认证证书”,中国CPVT为该产品颁发了差异化应用耐候性“国品优选”认证证书

法国必维集团为华晟V-ocean组件颁发了全球首款“光伏产品海洋环境下耐候性组件认证证书”,中国CPVT为该产品颁发了差异化应用耐候性“国品优选”认证证书

华晟新能源CTO 王文静

华晟新能源CTO 王文静

从2019年比利时建成全球首个50kW的海上光伏电站到近日全球首个固定式长桩基山东文登HG32海上光伏实证科研项目的离网发电,从山东首批11.5GW的海上光伏基地到国家能源局2023年工作意见明确谋划启动建设海上光伏,在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的探索支撑了海上光伏的规模化发展。

然而,海上光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建设与工作环境,其经济性、安全性以及与海洋生态的融合发展对光伏行业正在提出全新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5月17日,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华韵涛光,碧波晟行——异质结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先进论坛暨喜马拉雅系列高效异质结海光组件新品发布会”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国电投、三峡、中广核、中电建、鲁能等央国企、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设计院、第三方企业等相关领导,就海上光伏规划、设备选型以及建设经验等内容进行了分享,超2万人次线上观看并见证了华晟异质结V-ocean海光组件的震撼发布。

会议伊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和华晟新能源CEO周丹分别致辞。江华表示,随着陆上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和相关政策限制正在成为制约光伏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海上光伏天然的环境优势以及能源与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了海上光伏的发展。然而,与内湖完全不同的海洋环境则对海上光伏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与海洋生态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华晟针对海上光伏推出的高效异质结组件产品解决方案可以助推海上光伏应用市场的拓展。

周丹表示,全球海上光伏潜在安装容量为4000GW,其中我国为400GW。虽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相信在座各位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海上光伏市场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迅猛的发展速度。作为全球首家凭全异质结项目进入彭博社Tier1名单的最年轻企业,华晟针对性研发了喜马拉雅系列V-ocean海光组件,为海上光伏市场带来更高效、更可靠、更低碳的产品。

海上光伏规划、施工、设备选型“面面谈”

高效、稳健是永恒的追求

作为全新的应用场景,海上光伏健康稳健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划与论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胡意新介绍,沿海省区陆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空间资源一般,海上光伏为沿海省区能源电力保供了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方向。从光照资源、建设条件、消纳空间以及产业基础来看,海上光伏已初步具备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山东、浙江、天津、福建、辽宁等省份均已出台了相关的规划或政策。但与此同时,海上光伏也面临着前期手续、施工建设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随着海上光伏项目经验、标准的逐渐成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政策保障以及发展需求,推动海上光伏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蒲健对海上光伏项目推进现状及设计施工与设备选型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海上光伏受限于地质、施工、环境、可靠性、经济性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系统设计、设备选型与施工成为了海上光伏项目的关键问题。从投资成本来看,支架、桩基与建安费用远远高于地面电站,因此,设备选型综合考虑海洋环境影响、发电效率、施工难度、成本经济性等因素推荐采用高效组件,以减少用海面积,减少海上作业工作量。异质结组件无疑是海上光伏项目的优选。

针对光伏组件在海上极端的工况环境,TUV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长薄祥喜认为,海上光伏组件其实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失效情况,高湿、高热斑机率、高风速、高盐雾腐蚀、高低温变化快等都会导致组件失效。因此,对海上光伏组件的测试标准要严格提高。例如,针对海水浸泡场景,在每一个环境老化测试再前增加盐水浸泡,通小电流模拟实际运行状态盐水中进行PID测试。从结果来看,华晟V-ocean海光组件的表现均较优异。

诺斯曼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总监乔浩然表示,水上光伏存在一定市场乱象,要对消浪情况、位移情况、结冰情况、螺栓状态、金属腐蚀性、运维检修状态、除尘、锚固系统能力等关键环节进行数据采集,为后续设计提供坚实依据。此外,海上浪溅带来的海盐附着,将造成第一排组件发电量损失以及流冰直接冲击方阵,最终可能导致方阵浮体损坏。在阵列周围设置空白浮体,可有效防止这一损伤的发生。

鉴于海上光伏复杂的环境因素,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新军则介绍了异质结组件采用的全新封装与胶膜技术。光转膜方案将高频率的紫外光转为低频率的可见光,使每块组件功率增益1.5%左右,为电站业主带来0.87%的单瓦增益。而正在测试中的更低成本的SW高阻水密封胶将实现更低的封装成本,粗略测算GW级电站可减少1800万元的成本。

解锁异质结全新应用场景

华晟喜马拉雅V-ocean海光组件震撼发布

海上光伏广阔的发展前景下对光伏组件高性能的需求恰恰是异质结组件的优势所在。作为全球异质结技术企业的独角兽,华晟新能源重磅推出的全球首款首款海上光伏异质结组件——V-ocean在本次会议正式对外揭开了神秘面纱。

华晟新能源研发中心副主任周华明介绍,面对高水汽、强盐雾腐蚀、遮挡热斑以及风浪冲击等一系列挑战,华晟V-ocean海光组件采用了丁基胶+双玻、双玻抗腐蚀ARC涂层、电泳复合边框以及半棒无损切割等技术加强了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以丁基胶技术为例,丁基胶水透不到硅胶的1%,实测华晟双玻丁基胶封装方案抗水汽渗透能力相对传统封装提升10倍以上。此外,半棒切割电池无损伤技术使得异质结组件的抗热斑表现显著提高,具备低反向漏电、高反向击穿等优势,20主栅超密互联技术则有效避免组件隐裂生成和扩展。

在满足高可靠性的同时,V-ocean海光组件功率最高可达720W,在运输、安装、电气连接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成本节省,尤其是在海上光伏建设成本远高于地面电站的情况下,其支架成本可节省10%、用海面积节省8%。

根据模拟测算,功率720W的V-ocean海光组件分别可带来7%的BOS成本节省、6%的发电量提升与7%的度电成本降低,总体实现30%的IRR提升。

会上,法国必维集团为华晟V-ocean组件颁发了全球首款“光伏产品海洋环境下耐候性组件认证证书”,中国CPVT为该产品颁发了差异化应用耐候性“国品优选”认证证书。

需要指出的是,在完美适应海上光伏项目的同时,华晟异质结组件成本也在随着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华晟新能源CTO王文静强调,异质结电池的技术路线处于不断更新迭代中,将历经5个阶段,目前已进入3.0双面微晶阶段。未来,随着应用银包铜、SWCT、电镀铜等对电极技术进行改进,并结合0BB,最终可实现极低的单瓦银耗。与此同时,结合硅片减薄及边皮利用等其他路径,异质结降本将更进一步。此外,异质结作为唯一在量产效率上可以突破30%的晶硅电池技术。华晟将坚持异质结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整合升级,循着既定的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无论是异质结技术还是海上光伏项目,对当下的光伏行业而言均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前期,华晟V-ocean将两者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其从产品到项目的标杆与引领示范作用,必将加快海上光伏的发展步伐,助推海光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奚霞)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