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能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2% 储能业务营收超去年2倍以上

  • 2023年08月25日
  • 作者: 肖蓓
    肖蓓

    肖蓓

    大中华区高级编辑,Solar Media Limited 旗下 PV-Tech China

    肖蓓于2012年2月加入 PV - Tech ,是公司中文编辑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撰写文章和提供中国光伏行业问题和发展的见解, 也是PV-Tech全球网站和国际光伏技术电力等出版物的定期撰稿人。 Carrie (Bei) Xiao joined PV Tech in February 2012 and is head of our Chinese editorial team. In addition to authoring articles and providing insight on domestic industry issues and developments, Carrie is also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our global website and our international PV Tech Power publication.

    电子邮件:.(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to view this email address)

新能源电站+运维积极推进,N型TOPCon光伏电池通线流片

新能源电站+运维积极推进,N型TOPCon光伏电池通线流片

8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601222)披露2023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1亿元,同比增长3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41.85%。根据半年报信息披露,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系储能业务快速发展,实现营收9.87亿元,是2022年全年收入的2倍以上水平,增长迅速。

储能订单加速落地,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出,林洋能源储能订单加速落地,上半年已陆续完成多个百兆瓦级储能项目供货和订单交付。其中,包括华电灵武一期123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湖南宁远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及国电投新疆阿图什100MW/400MWh储能电池舱供货等。

鉴于储能市场的旺盛需求,林洋还于今年6月上线第二条1.5GWh全液冷柔性自动化PACK产线,目前PACK产能已达3GWh。根据半年报数据,2023年1-6月,林洋能源储能业务实现营收9.87亿元,对公司总营收贡献比例提升至30%以上。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储能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灵活性调节资源,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GW/35.8GWh,1-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林洋能源紧抓新能源配套储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机遇,加速推进储能业务,依托纵向一体化布局,打造行业领先的储能设备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储能业务高速发展。

据介绍,今年以来,林洋能源持续加强行业深度合作,在山东、新疆、江苏、安徽等地签署多项储能合作协议,截至23年6月底,公司累计储备储能项目资源超5GWh。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林洋能源上半年分别成功入围中核新华水电3.2GWh、中能建23年度3.5GWh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集采中的0.5C、0.25C标包。充足的在手订单彰显了储能市场和行业客户对林洋能源针对性的储能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广泛认可。

另外,公司“蚌埠市五河县风光储一体化试点项目”被纳入安徽省多能互补试点项目,目前一期项目120MW/240MWh正在建设中,其中部分技术装备近期已被列入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中。

众所周知,进入2023年以来,上游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一度从去年高点近60万元/吨跌至18万元/吨以下。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路跌破20万元大关,收盘报194250元/吨。相较于去年的高价,今年碳酸锂降价无疑会为储能需求的增长起到强有力支撑,助力下游系统集成企业打开盈利空间。

林洋能源相关人员表示,2023年公司储能业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持续提升业务创新性和盈利能力,上半年储能业务盈利能力相比去年提升明显。同时,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报告期内发布多款工商业储能液冷柜产品,产品线由大储延伸至用户侧储能,全面覆盖下游客户需求,有效提升储能业务竞争力。

新能源电站+运维积极推进,N型TOPCon光伏电池通线流片

借助今年以来上游产业链价格的不断调整,林洋不断加大力度推进电站业务。

根据半年报信息显示,公司在原有已开工新能源项目达700MW的基础上,二季度又新增开工光伏、风电项目超300MW。同时,林洋能源除自主开发、投资新能源电站外,持续加大与国电投、华能、中广核、申能等央国企的合作,以“开发+EPC+运维”模式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上半年,公司新增获批项目指标200MW,截至23年6月底累计储备光伏项目超4GW。

从年初至今,光伏供应链价格总体处于下滑趋势,硅料端是下降最快的环节,价格较去年最高价下降近80%。受下游需求旺盛、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情况影响,光伏产业链利润格局迎来变化,开始从上游向其他环节转移,进一步刺激了下游电站开工建设的热情。公司新能源业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不同项目并网时间要求和建设周期存在差异,公司将根据项目情况稳步推进电站建设,预计今年全年项目并网量相比去年会有明显提升;此外,组件价格下降有利于下游电站运营及EPC系统集成业务盈利改善。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太阳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42.9%。从2013年全国光伏装机不到20GW到2023年7月,中国光伏在10年左右的时间新增规模超470GW,已经是中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仅次于煤电。随着光伏平价的实现,产业技术进步以及电网要求的增加,光伏运维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运维内容越来越复杂多变,专业化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

林洋能源凭借专业化光伏电站运维团队,时刻践行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智慧运维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包含集中式监控中心、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化运维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中标运维业务量1.4GW,位居全国第二,总体业务量新增2.3GW。截至半年度末,林洋运维签约总容量突破10GW。

电池片是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作为组件产品的前端技术革新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技术路线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近年来,林洋能源一直致力于跟踪行业内先进技术发展。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公司于2022年12月与南通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投资100亿元,建设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及新能源相关产业项目。项目于2023年1月底开工建设,3月底实现主厂房封顶,5月设备陆续进厂,目前一阶段6GW生产线已于7月开始通线流片。林洋能源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投资建设、设备进厂、出片的过程,实现了“签约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为公司能源N型电池片市场先机奠定重要基础。

对此,林洋能源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技术团队正在加紧提高产能和效率,考虑到TOPCon目前的需求优先级,确保产线能够尽快爬坡达产,在盈利、出货量上享受先发红利。

智能板块稳健增长,国内外业务接连中标

智能板块作为林洋能源传统业务,一直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今年以来,公司在国内外市场接连中标。其中,在国网、南网一次招标中合计中标金额约4.58亿元。林洋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电表出口企业之一,近年来产品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确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

根据公司公告数据,自21年12月以来,林洋通过全资子公司ELGAMA已累计在东欧市场获得订单超8亿元,将为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林洋能源称,2023年上半年,得益于储能业务的大幅增长及智能板块的稳健发展,公司业绩实现同比增长,给市场交付了一张满意的成绩单。

下半年,在储能、智能板块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新能源电站建设的逐步并网及高效电池片制造项目的量产出货,预计公司业务将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值得市场期待。

(责任编辑:肖蓓)

合作伙伴

鸣谢

Sol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