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旭股份再抛大动作。公司拟在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 3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及其配套 30GW 组件项目。
“我们对今年全球跟踪市场规模持乐观态度,预计全年将保持20~30%的市场增长,个别市场如欧洲、中国等,市场规模增幅可能还要再大一些。”近日,天合光能跟踪支架事业部副总裁段顺伟在接受PV Tech采访时说道。
4月6日,TCL中环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根据公示信息,150μm厚度硅片182上涨至6.40元/片,210及218.2则降至8.05元/片、8.69元/片,各降价0.15元/片、0.16元/片。此外,N型182硅片也同步上涨0.13元/片、0.12元/片,210则均降价0.15元/片。
光伏行业的发展始终是机遇与挑战双线并行的局面。面对行业内技术、细分领域及市场愈发“内卷”的现状,一方面光伏头部企业果断选择垂直一体化,在技术上更新迭代,在市场上大刀阔斧。另一方面,众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以及跨行业企业开始瞄准时机、盯准领域,在光伏链上专研深耕,力求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相较传统的正方形硅片,与矩形硅片摆脱了硅片面积与硅片厚度关联关系,可实现硅片的超大、超薄与设计最优化,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能提供更高功率,进而提升客户价值。现阶段,打破正方形硅片的思维桎梏,聚焦“矩形”已成为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径。国内外企业正纷纷布局矩形硅片赛道,行业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据相关统计,2023年上半年,大量项目重新开工,组件价格首先会企稳,截止2023年1月,全国已取得有效路条的可开工总量已超过300GW,目前限制装机的有三个因素:设备价格、土地性质、电网消纳。
为了解决这一限制光伏行业发展的痛点,国家电投、钧石能源、爱康科技、海源复材、通威、罗伯特科、捷得宝等电池组件、设备公司均在积极推动铜电镀设备在光伏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以期达到“去银化”的终极路线,用铜完全替代银从而帮助光伏电池行业实现降本。
硅业分会表示,根据上下游排产计划,预计1季度硅料供需相对平衡,在下游开工率提至正常运行状态且正常采购的情况下,硅料价格基本可维持平稳运行。第三方机构分析称,当前的波动不影响全年的价格走势,后续产业链成本仍有下降空间,整个2023年光伏产业链的价格趋势将有望显著下行,从而提升电站开发投资内部收益率,有利于光伏行业的发展。
“我们的电池片供应商已经通知提价,1.2元/瓦,组件价格也只能再次跟涨,组件价格估计很快要超过1.8元/瓦。“2月3日,一家组件企业高层告诉PV Tech。
2022年光伏逆变器行业好戏连番,老玩家加速产能、业务版图扩张、加固“护城河”,新玩家紧抓机遇,候场IPO。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空间将达到300GW,对应市场规模达180亿美元,目前产能供给仍有较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