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晶澳科技(SZ002549,股价79.5元,市值1867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26.22亿元投入“扬州10GW高效电池项目”。据了解,这一项目生产的是TOPCon路线的倍秀(Bycium)电池。
6月23日,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发布公告,其全资附属公司湖南水发兴业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控股股东水发能源集团达成谅解备忘录。此次水发兴业能源计划收购的目标公司持有位于陕西省铜川市250MW光伏项目及山东省菏泽、淄博等地多个光伏项目。
6月21日晚,华明装备(SZ002270)公告与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英利发展”)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通过不限于股权、技术、项目、产品等多种合作方式,在光伏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
历经两年线下停摆,由PV Tech主办的标志性组件大会 PV ModuleTech于2022年6月终于回归线下,并首次离开亚太,前往美国举办。2022年PV ModuleTech大会的内容涵盖组件质量、供应链、可靠性测试和工厂审计,同时因为此次会议在美国举办,相关议题也与美国市场和当地供应链有关。
天合光能计划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天合光能(西宁)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
硅料继续保持上涨行情,最高成交均价来到26.85万元/吨;传导而来的价格压力都涌向下游组件,近期中标价也在往上走,最高报价来到2.06元/瓦。6月15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继续维持微涨走势,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涨幅在0.4%左右。
央国企这些动作的背后既是对当前光伏行业市场热点的回应,也是推动行业先进技术迭代的重要体现,具有极强的市场风向标意义,或将开启电站下一代组件选型风潮,以实现光伏项目“提速增效”的目标。
储能市场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个可能爆发的万亿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受益储能行业高景气行情,近期,阳光电源、宁德时代、天合储能、林洋能源、双一力储能、科陆电子等获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各大公司相继传来储能订单好消息。
6月8日,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昱能科技”,代码“688348”)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总股数2000万股,每股发行价163元/股。
中环股份表示,根据公司及各机构预测,2022年终端需求有望超过240GW,对应硅片端需求为310GW。由于光伏行业第一性原理“单位度电成本”的驱动下,终端需求向大尺寸、高功率、高密度方向发展,硅片环节整体向大尺寸、薄片化迈进。210为产业链和终端带来更高价值,相比之下210组件BOS成本优势更明显。同时,结合原材料价格下行周期,210制造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产品整体优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