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开年,如果说有哪些市场机遇值得关注,光伏板块无疑位列其中。现在,真正的Game Changer来了!以钙钛矿为代表的第三代光伏技术即将带领太阳能迈过“30%”的效率门槛。在未来两年内,商业化的钙钛矿(Perovskite)太阳能板也将量产上市,届时,光伏能源所蕴藏的力量将逐渐显露。
近期,太阳能行业的先进电池技术大部分来自于各国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团队,他们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钙钛矿电池领域的最新突破与相关进展,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领域的科研活跃程度与希望。而组件方面,来自BIPV与透明组件方面的消息时有传来,共同的目的是为了让太阳能更贴近人们生活。与此同时,行业科研人员都在着手“个性化能源”概念,让我们看到了太阳能应用的更多可能。
对于眼下这一波涨价热潮,李纲表示:“涨价是在预期之中,但涨幅比预想的要大。” 鉴于涨幅超预期的情况,李纲建议,如果下游做电站的企业不着急,稍微等一等,收益率会更好。他预测,这轮涨价会持续到11月底,之后会有一个大的价格洼地。市场是需求拉动的,需求不好的话,价格会降下来。
受供求关系紧张及产业链涨价行情的影响,近期组件封装材料如EVA胶膜、POE胶膜等都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近期EVA上游原料粒子在涨价,涨幅接近20%。这对我们制造行业来说,压力非常之大,此轮行情也带动了POE的成本上涨。”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新研发的全无机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6.1%,而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的效率亦高达15.6%。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跟踪系统市场占比为16%,预计到2025年将提升至25%。全球范围内来看,2018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量超20GW,应用于超过1/4的大型太阳能电站项目。光伏跟踪器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就国内厂商而言,全球排名前十(Top10)排行榜里除了中信博,以及为天合光能收购的Nclave以外,其余全部为外资企业,呈现出海外厂商雄踞的局面,跟踪支架国产之路任重道远,还需砥砺前行
硅异质结(SHJ)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高达24%以上。与当今广泛使用的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PERC)电池技术相比,SHJ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差异点是使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种材料给电池性能和成本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展示使用直流溅射沉积TCOs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电池效率的潜力。
锦浪科技的新品呼应了眼下行业组件厂商向大尺寸、大功率方向走的趋势,可以说是反应十分迅速。7月17日,锦浪科技正式对外发布了超大功率组串逆变器GCI-230K-EHV,该产品是锦浪科技在全球市场上推出的单体功率最大的组串式逆变器。
各大组件厂商的利润并没有因为组件出货量增加而稳定增长,组件毛利率主要取决于平均销售价格,过去十年组件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90%,行业走向“量增价跌”,组件企业利润趋薄,有些甚至出现了组件业务营收占比下降的情况,光伏行业进入“薄利多销”阶段。